2014-03-04

第一财经日报:土壤保护法列人大立法规划 行动计划年内出台

浏览次数:1117次
A- A+

《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行动计划》(下称“土壤防治行动计划”)有望在年内出台,该计划投资总量将远远超过大气行动计划(1.7万亿元)和水污染防治计划(2万亿元)。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3月4日从环境保护部获悉,环保部正在编制土壤防治行动计划。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副部长周建透露,作为土壤治理的纲领性文件,该计划有望年内出台。

3日,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也在土壤环境保护法规起草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表示,“土壤环境保护立法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第一类项目,要求更加明确,为加快立法进程创造了有利条件”。

污染势头仍在上升

土壤防治行动计划日前获得国家环境咨询委和环保科技委专家组首肯。

据专家组透露,该土壤行动计划立足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实际,针对“镉米”事件、“毒地”开发等关系百姓民生的突出土壤污染问题及其治理呼声,系统设计了到2017年的总体要求、行动目标、考核指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思路清晰,内容全面,可操作性强,资金机制和有关政策措施具有创新性。

根据国务院去年初确定的《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到2015年,全面摸清我国土壤环境状况,建立严格的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初步遏制土壤污染上升势头。

在各类环境要素中,土壤是污染物的最终受体,大量水、气污染陆续转化为土壤污染,损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等特征,其对人类的危害将是灾难性的。

近年来,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环境保护部土壤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全国中重度污染耕地大体在5000万亩左右。受污染的重点区域,都是过去经济发展比较快、工业比较发达的东中部地区,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湖南等地。

环保部2006~2010年组织开展的土壤污染调查结果表明,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发达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局部或区域性土壤环境质量下降的现象。工业“三废”排放、各种农用化学品使用、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污染物通过大气、水体进入土壤、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长期累积,致使局部地区土壤污染负荷不断加大。

在对我国3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有害重金属抽样监测发现,有3.6万公顷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达12.1%。

调查显示,华南地区部分城市有50%的耕地遭受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有机物污染;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的城市连片的农田受多种重金属污染,致使10%的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

去年3月以来,国务院领导多次对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作出重要批示。2013年3月2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在重点地区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对大气、水、土壤等突出问题的治理,集中力量打攻坚战,让人民群众看到希望。

三大防治难题待解

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上,以九三学社中央名义提交的《关于加强对重金属污染土地治理和开发利用的建议》称,我国的土壤污染出现了有毒化工和重金属污染由工业向农业转移、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由地表向地下转移、由上游向下游转移、由水土污染向食品链转移的趋势。

该建议称,目前我国土壤治理技术落后,缺乏相关法律和相应技术标准,一块地如何才算修复完成,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法律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带来二次污染。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连步也对记者表示,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受重金属污染,共约1.5亿亩,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此外,因污水灌溉而污染的耕地有3250万亩;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而占地和毁田的约有200万亩。

万连步建议,建立耕地质量维护奖惩机制、健全耕地质量保护投入机制与共同责任机制、建立保护耕地质量的法律规章等一系列机制建设和立法管理,达到全面规划、科学管理和强化保护耕地资源的目的。

九三学社的上述提案也建议,土地污染防治实行地方政府负责制。建议设立土壤污染管治区,由地方政府负责,对区域内受污染土地进行管护、治理,不适合农业种植的限制种植;同时,为了不让土壤污染状况进一步恶化,应限制一些工业活动,并建立土壤污染档案库,对污染土地进行连续跟踪。

该建议还提出,尽快明确“谁污染谁治理”原则,理顺管理体制,从源头减少污染。建立相关的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基金,减轻融资压力,探索土壤修复的市场化机制,发展土壤修复相关产业。

资金、法律、技术,是土壤污染防治面临的三大难题。据环保部生态司司长庄国泰介绍,“土壤污染防治需要的资金量非常大,至少需要上万亿、几十万亿的投入才行。”

九三学社的上述提案建议,探索更为安全、经济的重金属污染修复方式。该提案介绍,与物理修复技术相比,生物修复技术的成本只占前者1/10-1/100,而且安全性高,适用于大面积治理受污染农田。据统计,针对国内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植物优选品种多达数十个,但从目前来看,还没有找到一种经济、有效、适合大规模农田治理的修复模式,国家应对这项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给予支持。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章轲 日期:2014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