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大国际 金正大国际

  • 关于金正大
    • 公司简介
    • 全球布局
    • 发展历程
    • 荣誉资质
    • 领导关怀
  • 新闻中心
    • 集团新闻
    • 视频中心
    • 媒体聚焦
    • 公示公告
  • 科技创新
    • 创新平台
    • 产学研合作
    • 专家介绍
    • 创新成果
  • 产业发展
    • 新特肥事业部
    • 种植业服务事业部
    • 国际业务事业部
    • 新能源事业部
  • 企业文化
    • 文化理念
    • 文化工程
    • 员工文苑
    • 文化手册
  • 人力资源
    • 人才理念
    • 校园招聘
    • 社会招聘
  • 投资者关系
    • 公司公告
    • 社会责任
  • 联系我们
中文 / EN

集团要闻 视频中心 媒体聚焦 公示公告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

2012-05-30

经济日报:良肥良法促“连丰”

浏览次数:4570次
A- A+

  当前,各地夏粮已陆续开镰收割。今年粮食生产要确保“九连丰”、力争“九连增”,各地积极开展高产创建,对化肥品质和施肥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我国夏粮收获正陆续展开。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持续增产和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一方面,粮食生产已实现“八连增”,今年要确保“九连丰”、力争“九连增”,基数高、难度大;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用占世界不到9%的耕地养活着世界上近21%的人口,同时也消耗了世界三分之一的化肥。
    “未来仅靠化肥的高投入来维持农产品的高产出将难以为继,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和节能减排对肥料本身和施肥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叶贞琴说。

  
    生产现状呼唤良肥良法

  科学施肥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节能减排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过量施肥问题依然严重。统计显示,我国目前的化肥施用总量占世界化肥施用总量的35%。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认为,我国人多地少,分散经营,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相对较低,面对千家万户开展科学施肥培训,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度很大,要改变农民“大水大肥”的传统施肥习惯需要倍加努力。
    农业部种植业司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氮肥施用量占化肥施用总量的60%以上,高于合理需求10个百分点。有机肥资源开发利用不够,粪便养分还田率仅50%左右,秸秆直接还田率只有35%左右。减少不合理施肥,给土地开“营养单子”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节能减排的必然选择。
    农业部种植业司耕肥处处长许发辉认为,从长远来看,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耕地所承载的增产压力将越来越大,支撑农产品的高产出仍离不开肥料的投入。
    严峻的形势对肥料和施肥方法提出了全新要求,必须推广应用“良肥”和“良法”。

  
    测土配方开出“营养单子”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已超12亿亩,惠及全国三分之二农户
    早在7年前,我国就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凭借给土地开出“营养单子”,促使科学施肥常态化。
农业部种植业司杜建斌介绍,通过先期开展的全面取土化验,目前各地已基本摸清了我国耕地土壤的家底,不但利用测土数据开展耕地地力评价,而且建立起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因土种植、因土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各地通过广泛布置的肥效试验,初步建立起主要农作物的施肥指标体系。通过试验,不少省份初步摸清了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效率等基本参数,基本掌握了水稻、小麦等主要作物需肥规律。
   有关部门还精心组织技术指导,促进科学施肥技术培训。乡镇基层农技推广站、土肥站等部门科学设计作物“营养套餐”,及时发布区域性肥料配方和科学施肥指导意见,采取“配方卡上墙、示范片进村、培训班到田、触摸屏进店、配方肥下地”等方式,指导农民确定合理的施肥数量、施肥结构、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
   2011年,各地发放施肥建议卡1.5亿份,举办各类培训8.7万次,组织现场观摩2.2万次,农民科学施肥意识明显增强。
   叶贞琴介绍,测土配方施肥实施7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7亿元,项目县(场、单位)达到2498个,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2亿亩以上,惠及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农户。
   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实现了农作物产量和农民收入“双增”。据对农户抽样调查,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田块,小麦、水稻、玉米亩均增产3.7%、3.8%、5.9%,增收30元以上;蔬菜、果树等园艺作物亩均增收达100元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推广还促进了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双节”。据统计,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一般每亩减少不合理施肥量1公斤以上。截至2011年底,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全国累计减少不合理施肥700多万吨,据专家推算,相当于节约燃煤18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730万吨。同时,减少氮、磷流失6%至30%,有效减轻了面源污染。
  “不过,目前测土配方施肥覆盖面仍有限,推广面积还不及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一半,而在施肥量较大的园艺作物上应用才刚刚起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叶贞琴说。

  缓控释肥精准有“度”

  缓控释肥能让养分释放速率缓慢,在整个生长期满足作物需求
   有了良法,配套的良肥自然必不可少。
  “这缓控释肥真可谓‘懒汉肥’,一次施肥不用后期追肥,每亩地节省尿素20斤至30斤,省钱约20元至30元,省去播肥、间苗、追肥的人工投入,每亩节省用工至少1人。”山东省招远市辛庄镇马连沟村村民王在民告诉记者缓控释肥的好处。
   “省时”只是缓控释肥的好处之一,“适度”地缓慢释放才是这种新型肥料的妙处。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常务副秘书长亓昭英说,缓控释肥能让养分释放速率缓慢,释放期较长,在作物的整个生长期都可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其高端品种能使养分释放与农作物吸收基本同步,从而达到提高肥效的目的。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栗铁申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连续5年开展缓控释肥示范推广工作,今年已扩大到24个省份。
    统计显示,缓控释肥在粮食作物上平均增产达15%左右,肥料利用率提高50%以上,节约工时每亩达30元至50元,平均每亩增收节支达120元左右;经济作物效果更加明显,茶叶、蜜柚等平均每亩增收1000多元。
作为我国目前重点发展的新型肥料之一,缓控释肥已列入农业部发布的《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目录。201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首次将缓控释肥列入鼓励发展的产业,科技部也将缓控释肥研究项目列入“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
   “尽管通过技术突破和产业化推广,缓控释肥价格已能够被部分农户接受,但目前它的价格仍偏高,进一步降价有利于扩大推广面积。”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张民认为,我国缓控释肥产品目前的标准问题亟待规范。主管部门应在项目申报、产品推广和施用补贴等方面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立法规范,促进缓控释肥行业健康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第5版“今日财经”  作者:周琳  日期:2012年5月30日 

  

  

  

  

  

上一篇:经济日报:肥料业也有“技术流” 下一篇:经济日报:金正大与“懒汉肥”

新闻检索

中金在线:创新引领金正大第3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复合肥行业第一

查看详情

新华报业:金正大坚持走“产学研”融合发展道路 构筑企业发展源源不断新动能

查看详情

新华网:借鉴国外先进模式 中国农业服务行业临爆发节点

查看详情

东北新闻网:缓控释肥变身“大产业” 金正大推动行业跨越发展

查看详情

数字金正大

集团微信公众号
集团微信公众号

集团微信公众号

集团微信视频号
集团微信视频号

集团微信视频号

集团抖音号
集团抖音号

集团抖音号

成员公司

康朴(中国)

科研平台网站

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合作单位网站

德国施诺德研究院
友情链接:
成员公司 科研平台网站 合作单位网站
    关于金正大
  • 公司简介
  • 全球布局
  • 发展历程
  • 荣誉资质
  • 领导关怀
    新闻中心
  • 集团新闻
  • 视频中心
  • 媒体聚焦
  • 公示公告
    科技创新
  • 创新平台
  • 产学研合作
  • 专家介绍
  • 创新成果
    产业发展
  • 新特肥事业部
  • 种植业服务事业部
  • 国际业务事业部
  • 新能源事业部
    企业文化
  • 文化理念
  • 文化工程
  • 员工文苑
  • 文化手册
    人力资源
  • 人才理念
  • 校园招聘
  • 社会招聘
    投资者关系
  • 公司公告
  • 社会责任
    联系我们

全球服务热线

400 006 9996

OA 企业邮箱 法律声明

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鲁ICP备13019061号-1

鲁公安备号 37132902372839号

法律声明

Legal Notices

版权声明

本公司网站内容为本公司版权所有的文件,网站上的文件仅限于为公司形象信息展示和非商业目的使用,在此并未授权任何个人、单位或组织在任何网络、任何媒体上复制或公布。未经版权人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以非法的方式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使用上述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范围所指内容),否则版权人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

版权人拥有对公司网站的内容进行随时更改之权利,事前将不会另行通知。版权人不保证本网站展示的资料是全面信息或是最新数据。 本网站内的所有图片(包括但不限于插图、透视图、设计图等)、模型、文字描述等,仅作为参考信息,非本公司的任何承诺或要约。 任何个人、单位或组织因本网站或依赖其内容进行交易所引致的损失,版权人和开发商均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