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大国际 金正大国际

  • 关于金正大
    • 公司简介
    • 全球布局
    • 发展历程
    • 荣誉资质
    • 领导关怀
  • 新闻中心
    • 集团新闻
    • 视频中心
    • 媒体聚焦
    • 公示公告
  • 科技创新
    • 创新平台
    • 产学研合作
    • 专家介绍
    • 创新成果
  • 产业发展
    • 新特肥事业部
    • 种植业服务事业部
    • 国际业务事业部
    • 新能源事业部
  • 企业文化
    • 文化理念
    • 文化工程
    • 员工文苑
    • 文化手册
  • 人力资源
    • 人才理念
    • 校园招聘
    • 社会招聘
  • 投资者关系
    • 公司公告
    • 社会责任
  • 联系我们
中文 / EN

集团要闻 视频中心 媒体聚焦 公示公告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

2016-03-10

新华网:万连步代表:水肥一体化是现代农业必经之路

浏览次数:2226次
A- A+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胡可璐)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多、地少、缺水”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制约日益突出。与此同时,我国又存在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和浪费严重的现象,传统的施肥方式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导致我国每立方米水的粮食生产能力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何有效化解这一难题,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连步提出了“关于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建议”。在他看来,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改变过去粗放、低效的生产方式,走资源高效利用之路,尤其要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水分和养分的综合协调和一体化管理,打破水肥资源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瓶颈,提高水肥利用效率,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号技术”发展前景广阔

水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据统计,中国6%的水资源,生产出占世界26%的农产品,养活世界20%的人口,“缺水”比“缺地”更严峻。另一方面,我国目前仍普遍沿用“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造成灌溉用水量超出农作物实际需水量的1/3甚至1倍以上,由此导致我国生产单位粮食用水是发达国家的2到2.5倍。同时,我国化肥利用率只有20%—30%,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没被利用的化肥对江河、大地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

 “一边是农业灌溉用水因利用率低下而严重浪费;一边是化肥产能严重过剩,因过量不合理施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万连步认为,水肥一体化发展是实现节水、减肥、减少环境污染和降低资源消耗的重要手段,因此,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实现水分和养分的综合协调和一体化管理,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对我国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走绿色、高效及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万连步代表所提出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被誉为现代农业的“一号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通过管道和滴头适时适量地输送到作物根部,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供给。比如像滴灌、喷灌和无土栽培均属于水肥一体化中的一类技术。

据了解,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美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发达国家一直受到广泛重视,以色列水肥一体化应用比例达90%以上,美国是微灌面积最大的国家,25%的玉米、60%的马铃薯、33%的果树均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据万连步介绍,我国水肥一体化虽然和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但近年来发展迅速,逐步从经济作物向粮食作物拓展,目前我国水肥一体化面积已经超过了7000万亩,并形成了一系列技术模式。

根据相关水资源发展规划,未来15年农业可用水量将维持零增长。据专家测算,应用以水肥一体化为主的节水农业技术,合理利用好现有的水资源,三江平原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50亿斤,新疆北部地区可新增200亿斤,东北西部可新增60亿斤以上。

目前,我国众多农业企业也纷纷把目光投向水肥一体化、水溶性肥料的研发、生产上来。据统计,近三年来,国内就有2490家企业登记生产5000多种水溶性肥料,全国每年投入节水农业的资金达到50亿元以上。

全面推动我国水肥一体化进程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开展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积极推广先进适用节水灌溉技术;“十三五”规划建议也提出,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

万连步认为,从政策层面来看,节水、减肥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的“国家行动”,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我国的具体推广实践中,仍面临诸多难题。首先,一些地区在节水灌溉行动中存在重设备、轻技术的现象,并且由于水肥一体化前期投入较大,农民投入意愿不高,影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其次,肥料、灌溉设备尚未实现有机融合。节水灌溉系统厂家和水溶性肥料厂家大多各自为阵,没有形成良好配合的体系。再次,农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水肥一体化技术刚处于起步阶段,相应技术体系还未完善,农民缺乏有效的技术培训,企业没有专业的农化人员跟踪服务。

针对目前政策、资金支持不够,且主要针对田间工程建设的现状,万连步建议,国家应统一规划,改善多部门管理各自为政的现状。一方面将水肥一体化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耕地质量提升等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资金上予以倾斜。另一方面扩大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专项规模,全面加强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同时,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重点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积极推动龙头企业致力于产品技术开发和行业辐射,引领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目前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依然面临研发基础薄弱、集成示范规模小的现状。万连步提出,应设立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和集成示范重大专项,从墒情监测、水溶性肥料、灌溉设备、技术模式、灌溉施肥制度等研发、示范的各个环节开展基础研究和集成示范,为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

他表示,应充分结合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水溶肥和灌溉设备企业的产业化能力、技术推广部门的示范推广能力,达到产学研用紧密合作,促进水溶肥企业与节水灌溉设备企业融合,共同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形成节水灌溉与肥料配套的统一体系。

为推动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我国广泛应用,万连步还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高标准的水肥一体化产业示范基地,形成国家级万亩示范片、省级千亩示范片、县乡级百亩示范片的示范展示基地,制定技术规范。引导企业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的农化服务体系,通过试验示范、技术讲座、田间学校、入户指导等形式,逐级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提升农化服务水平,以利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新华网)

来源:新华网  作者: 胡可璐  2016年3月9日

上一篇:兰州日报: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磷资源综合利用 下一篇:中国水利报:水肥一体润泽希望的田野

新闻检索

《中国农资》周报:金正大第五期国际型人才培训项目开启

查看详情

经济观察网:耕地污染呼唤农业“减肥”

查看详情

中国经济网:万连步代表:让农技推广真正落地利民

查看详情

中国网:人大代表联名建议应对“耕地危机” 推动化肥业供给侧改革

查看详情

数字金正大

集团微信公众号
集团微信公众号

集团微信公众号

集团微信视频号
集团微信视频号

集团微信视频号

集团抖音号
集团抖音号

集团抖音号

成员公司

康朴(中国)

科研平台网站

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合作单位网站

德国施诺德研究院
友情链接:
成员公司 科研平台网站 合作单位网站
    关于金正大
  • 公司简介
  • 全球布局
  • 发展历程
  • 荣誉资质
  • 领导关怀
    新闻中心
  • 集团新闻
  • 视频中心
  • 媒体聚焦
  • 公示公告
    科技创新
  • 创新平台
  • 产学研合作
  • 专家介绍
  • 创新成果
    产业发展
  • 新特肥事业部
  • 种植业服务事业部
  • 国际业务事业部
  • 新能源事业部
    企业文化
  • 文化理念
  • 文化工程
  • 员工文苑
  • 文化手册
    人力资源
  • 人才理念
  • 校园招聘
  • 社会招聘
    投资者关系
  • 公司公告
  • 社会责任
    联系我们

全球服务热线

400 006 9996

OA 企业邮箱 法律声明

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鲁ICP备13019061号-1

鲁公安备号 37132902372839号

法律声明

Legal Notices

版权声明

本公司网站内容为本公司版权所有的文件,网站上的文件仅限于为公司形象信息展示和非商业目的使用,在此并未授权任何个人、单位或组织在任何网络、任何媒体上复制或公布。未经版权人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以非法的方式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使用上述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范围所指内容),否则版权人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

版权人拥有对公司网站的内容进行随时更改之权利,事前将不会另行通知。版权人不保证本网站展示的资料是全面信息或是最新数据。 本网站内的所有图片(包括但不限于插图、透视图、设计图等)、模型、文字描述等,仅作为参考信息,非本公司的任何承诺或要约。 任何个人、单位或组织因本网站或依赖其内容进行交易所引致的损失,版权人和开发商均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