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进行时

  

  曾经,某大学里有这样一个普通的宿舍,宿舍里住着普普通通的六个人。每当周末到来,宿舍六个人就会心照不宣地约定“闭关”,每个人的书桌上就会出现各种零食,六台电脑也齐刷刷开始“工作”。老二为几个欢乐豆捶胸顿足摊上个猪一样的队友;时尚老三迷路在“蘑菇街”;文艺青年小四亮起嗓子,一曲曲流行乐循环了几十遍;吃货老六对着《舌尖上的中国》含泪哭诉:“我老妈怎么就烧不出这样的菜啊”;苦逼的老五对着欧美大片崇尚上起纯正的英式发音;最数老大淡定,和在隔壁院里的男友网聊不停……

  然后,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然后,一年就这样过去了。

  然后,四年就这样过去了。

  现在,又到了一个周末。那个宿舍的吃货老六已经走入职场,正对着系统账扒着台账找一分二毛钱的差额,对着Excel表格研究公式,对着管理费用管理办法做思考状……由最初的迷迷糊糊的状态到每天会想着自己还有哪些事情没有完成,晚上躺在床上还会想她这一天都做了什么工作,有什么问题,明天要做什么。当有工作没完成的时候,会担心工作不做好会影响到其他同事的工作。现在她会在姐妹群里说,“要继续学习财务理论知识,做好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并宣扬“做人要有追求”的论调,当然了偶尔也会被老二“嗤之以鼻”。但是,她真的开始在工作之余看有关财务方面的专业书籍了,并开始思考自己在工作上的真正追求。

  刚刚开始的新生活,起初她还是有些不适应的。这些天里,没再过过宿舍里窗帘一拉一天过去的日子;没再像以前找个“这老头上课老说方言”的理由就不去上课;没再像以前除了考前恶补其他时候没心没肺。现在还会时不时地打电话给老妈问她想吃什么,听她唠叨一些生活锁事,捎带着哄哄老爸,以免他又吃醋。

  这半年里,人力资源部培训、部门领导开会一直在强调关注新人员的心理变化和角色转换。其实老六的心理和角色也变化了,只是她还没察觉。实际上,这些变化都源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责任”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前做事不用负责,现在做事要签字盖章哪能马虎一点。对于工作会想到工作中欠缺哪方面的知识,怎样去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做出正确的规划。对于生活,她会想到要找到一种生活和工作的平衡点、多关心家人一点。在新员工个人总结里她写了这样一段话:现在的我就是借:无形资产,贷:青春。我无法计算金额是多少,也不知道分录是否平衡,是否有营业外收支,当然了谁都希望有营业外收入。这就是紧迫感,是在大学校园里体会不到的紧迫感,而只有用心持续经营下去才会有收益。

  晚上,姐妹群里传来消息:老大立志要交个“土豪”做朋友……小六又快乐地找姐姐们聊天去了,生活和工作就是稚嫩和成熟的和谐结合。文艺青年小四给她们发了个此次聊天的总结:我们家六子终于成功的被萨特同化,开始向着人生本无意义,但是不荒度人生才有意义的方向前进了。

(菏泽公司财务部 万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