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私 清静 寡欲 乐观

  庄子,本名庄周,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哲学家,84岁寿终,可以说是古代的老寿星。他主张“无为”,顺其自然,同时强调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他的长寿和养生经验与他的哲学观念是紧密相联的。

  庄子主张一切顺其自然。他的人生态度,可用八个字概括,即:少私、清静、寡欲、乐观。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可以学习庄子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来对待。

  少私

  庄子认为私心是百病之根。一个人只有心底无私,才能胸怀大志,不计较个人的功名利禄,才会知足常乐,坦荡乐观。陶铸先生所言“心底无私天地宽”也是这个道理。

  清静

  庄子认为“忘我、无欲”,是保持平静心态的基础,也是身心健康的前提。只有做到气定神闲,无欲无求,养护好精神,才能保持身体健康无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如果一个人终日内心惶惶就会引起内分泌失调,造成免疫力下降,必然会百病丛生。

  寡欲

  庄子在《庄子•天地》里指出入的五种欲望的“失性”后果:“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困扰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庄子特别强调“人欲不可饱,亦不可纵”,纵欲必招祸染病。少性欲不会损精伤神,节食欲不会劳气伤身,寡得欲不会积虑伤心。

  乐观

  庄子认为,人生在世要乐观豁达,他曾形象地比喻说,水泽里的野鹤,十步一啄,百步一饮,逍遥自得,情绪乐观,因之得以保生;而笼中的鸟儿,郁郁寡欢,意志消沉,羽毛憔悴,低头不鸣,因之难以全生。

  庄子对人生态度的八个字,高度概括了他的养生思想。我国道家、儒家、佛家等多家学说中,都提到调神摄生的首要思想是静养,而静养的关键是养心。心静则神清,心定则神凝,心神清明,就会使人体气血充盈而身健体康。

(健康办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