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精力充沛的7个生活习惯

  早上按时晒太阳。每到周末,朝九晚五的日子总算能告一段落了,终于可以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了。但是这样的睡法,未必就能真正让你的疲劳感一扫而空,反而会让你感到腰酸背痛。研究发现,人的生理时钟随着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而发生着改变。人的下丘脑有一个控制生理节奏的“主时钟”,与一天24小时处于同步运行状态。如果缺乏日照,人们体内的睡醒周期平均每天就会延长12分钟,这样,你的身体就要以一天24.2个小时的节奏工作,为了保持原有的生理节奏,就需要比平时晚起一会儿,但如果你做不到,仍然按照从前的时间表起床,就会感到很疲劳。因此,你应该将自己的生理节奏保持在一种稳定的状态,即使在周末,也最好不要赖床,和上班时一样的时间起床后,到户外散步半小时,或者坐在日照充足的窗户旁吃早餐。

  多摄入蛋白质。我们总认为,要想保持充足的体力,就要多吃碳水化合物。最新的一项科学研究的结论却不尽然,建议人们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尽管碳水化合物是能够产生快速爆发能量的“燃料”,但如果摄入的过多,消化它们也要耗费身体内很大一部分能量。女性在饮食中如果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会更精力充沛。

  咖啡困的时候再喝。“早晨喝杯咖啡或者来点浓茶能让你振作起来。”这话没错,但咖啡或浓茶这样的提神饮料在早晨喝是一种浪费。咖啡因通过抑制大脑中的一种叫做腺苷的化学物质产生诱使你睡眠的作用,可以让精神处于兴奋状态,早晨,人刚刚起床,往往精神会比较好,此时喝咖啡并不能起到什么明显的作用,而到了下午,咖啡因的作用早已经消失了,此时腺苷就会让你感到困倦。研究发现一种有效利用咖啡提神的方法,那就是一天之中只要感觉到疲劳的时候都可以喝,但每次的量不能过多,大概半勺到一勺就可以了,不至于会影响你晚上的睡眠。

  认真对待三餐。以前有科学家提倡,一天当中应该少吃多餐,只要饿了的时候就吃,这样可以保证你的能量能持续不断地得到供应。但最新的研究发现,我们还是应该保持一日三餐的规律饮食习惯。每个人身体对热量的需求和每天的作息规律息息相关,如果你的作息规律要求你在早上7点的时候吃早餐,或者在中午12点吃午餐,而你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满足身体此时的需求时,疲劳感就会找上门来。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过度饥饿和过量摄入食物。

  出去走走。从前一晚上床睡觉到第二天,中间已经间隔了17至18个小时,由于人体自我平衡和生理节奏的相互影响,人很容易产生困倦感。研究表明犯困的时候,可以到户外散一会儿步。如果觉得散步枯燥乏味,可以给自己找点小乐子,比如每天开辟出不同的散步路线,或者乘机给朋友打个电话聊聊天。如果你连出去散步的时间都没有,那么就在窗前站上一会儿,向窗外看看。

  音乐伴你运动。众所周知,运动会让人精力充沛,但如果你已经很疲劳了,想让你动一下胳膊动一下腿恐怕都难吧。当然,运动还是需要的,或许这个时候给你点音乐是不是情况就不同了呢。音乐可以缓解对疲劳的感知力,能让运动更持久,真正达到身心放松。

  远离过亮的光源。睡前看看电视,这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最好别用电脑。因为电脑显示器屏幕在夜晚的黑暗中发出来的光线过强,几乎可以和早晨室外日光的光线强度相提并论,过强的光线会增加大脑的兴奋感,从而搞乱人们身体的"睡醒周期",尤其当你睡前还在玩紧张刺激的电脑游戏时,兴奋感会更加强烈。研究表明,人受光的刺激越少,兴奋感就会越低,睡前最好别再使用电脑,如果一定要用的话,要确保至少在睡觉前一小时将电脑关掉。最好看看电视,但距离要足够远(至少3或4米),或者看看书和杂志,但需要注意的是,灯光的亮度不要过强,别超过60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