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火”大了,消消“火”吧

  似乎现在人人都特别容易“火”大,各种凉茶、降火秘方很流行,但是下火不当,其实伤身。

  分清“火”型对症下药

  要祛火,首先要分清“火”的类型。中医将身体分为三部分:上焦是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是胸膈以下、脐以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部位,包括肝、肾、膀胱等部位。三焦之火,处理方式不同。

  1、上焦火

  重要“火种”:心火、肺火

  主要症状:口干、目赤、耳鸣、失眠等。

  日常调理:很多时候,“上火”是由于“下凉”造成。所以要通过烫脚恢复“上凉、下热”的正常状态。

  2、中焦火

  重要“火种”:脾胃火

  主要症状:食不知饱,胃泛酸,爱打嗝;或腹胀满,饮食少进。

  日常调理:多吃南瓜之类的“黄色食品”。三餐定时,细嚼慢咽,减少脾胃充血的时间。防止食物淤积而导致脾胃上火。

  3、下焦火

  重要“火种”:肝火

  主要症状:小便赤黄,大便干燥等症状。

  日常调理:去肝火最重要的是清血,让血液循环通畅,不妨多食用木瓜、燕麦,分解体内的废物,清除胆固醇,调节血糖。多喝菊花茶可以疏散风热。

  祛火要选综合手段

  人体上火分类型,而祛火更要因人而异,但总体来说,饮食、运动、中医三点结合会是比较好的去火方式。中医治疗手段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针灸治疗:针法适用面广,灸法则适合女性引火下行,并对经期大有裨益。

  拔罐疗法:对湿热盛的人治疗效果快。

  放血疗法:配合拔罐,放出体内毒血,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清火的方法。

  中药疗法:汤药内调可以针对上火的不同脏腑、经络、症状对症下药。药浴可以通过皮肤排毒使机体得到调整。

  刮痧疗法:可以清楚看出内脏上火部位和程度,是一种平衡身体的传统中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