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的好员工张圣瑞:冒雪推车66里路不误开工生产

时间:2015年11月24日

地点:山东菏泽

背景:前一天(23日)夜间,当地开始降雪并持续近20个小时,根据气象部门公布的数据,菏泽市区最大雪深达31厘米,打破了自1954年起61年来的气象记录。受极恶劣天气影响,菏泽范围内高速公路关闭、汽车客运停运、公交停运、出租车停运、市区中小学停课,菏泽市区交通处于瘫痪状态……

大雪封城!市民只能选择步行外出。但就是在这种极其恶劣的天气和交通条件下,菏泽金正大公司员工张圣瑞步行8个小时行进66里路程赶到车间,确保了生产线的正常运行不受影响。朴实无华的作风使人叹服,爱岗敬业的精神令人称赞!

张圣瑞是菏泽金正大公司生产二车间的一名普通工人,家住牡丹区沙土镇,距离公司60余里。24日凌晨五点,张圣瑞向往常一样起床准备上班,开门后他发现室外的积雪已到小腿深,于是他决定先骑5里路的摩托车到镇上,然后搭公共汽车上班。

此时的张圣瑞远没有意识到,这场雪是当地61年来最大的一场雪。

张圣瑞

张圣瑞居住的村庄距离乡镇公路有5里地,放在平时骑摩托车不过几分钟的路程,但在那天早晨他走了近一个小时。“虽然现在村里也都是好路,但雪太大了,而且路上连一点路眼(车辙)都没有,只能一点一点趟着往前走!”

早上六点,走到镇上的张圣瑞发现,在这样的恶劣的天气下,公共汽车已无法运行,空旷的公路上没有一点车辆驶过的痕迹。他没有停下脚步,推着摩托车走向下一段路——327国道。

又走了一个小时后,张圣瑞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在七点十分赶到厂区按时上工了。

“当时是七点五分,我接到他的电话,跟我说了情况。”张圣瑞的车间主任刘增运一边翻看手机通话记录确认时间一边说道,“雪下得很大,很多离家比他近得多的员工都跟我打电话请假,说来不了。当我听到他跟我说已经推着摩托车走了两个小时的时候,真的是非常感动。”刘增运还介绍,车间生产线上的机器不能停,上白班的工人到不了,夜班的工人就不能下工。

“当时主任在电话里就跟我说,不着急,慢慢走,一定要注意安全。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算。但我一听到生产线上开着机,就知道我到不了,别的同事就得一直干!”想到这里,张圣瑞尽量加快脚下的步伐,尽管雪越下越大、越积越深。

“当时,我心里一方面是担心路上的员工的安全,嘱咐他们一定要小心。另一方面也很着急,因为生产没法停,要是都来不了肯定就毁了!”刘增运说。

早八点半,交通早高峰时间,往常车流如梭的327国道上一眼望去,洁白的连半辆车的影子都没有。此时,张圣瑞已经用三个多小时的时间走了13里的路。

“已经根本不想着能有车坐了,路上那雪,看一眼就知道不可能会有公共汽车。我那几十里地走过来,总共也就遇到二十来辆车。”采访中,张圣瑞笑着说。漫长而艰难的路上,他下意识的数着每一辆相遇的汽车。

这一路,没有一口饭,没有一口水。出门时没过小腿的积雪慢慢到了膝盖,一头黑发渐渐成了挂满冰霜的白发。66里路铺满积雪的道路,张圣瑞推150公斤重的摩托车走了八个多小时。天空中的飘雪几乎一刻没停。

下午一点半左右,张圣瑞终于到达了工厂车间。

“他到了之后二话不说就要上生产线干活,虽然这个小伙子来了这三个多月干活一直都是这样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但那天我是真的掉眼泪了……”刘增运说。

张圣瑞在车间工作


“到了之后就想着赶快把别的同事替下来,让他们休息一下。但是主任给我拿来了热水和馒头,说啥也要让我先吃饱了再开工。我平时不太会说话,但当时脑子里就蹦出来一个词儿——雪中送炭。”张圣瑞说起话来有些像电影里的王宝强,每开口说话必带着憨厚的微笑。

刘增运还介绍,除了张圣瑞,二车间当天还有一对“夫妻档”也是“蛮拼的”。家住岳程办事处杨董大队西仝庄的仝何东和潘爱环夫妻俩都是二车间投料处的普通员工,平时骑电动车上班需要20分钟,当天夜里发现积雪严重,两人凌晨3点便从家出发,走了两个多小时到公司,保证了按时上工。

当天,雪一直下到下午五点才停。鉴于恶劣的天气和交通情况,公司为所有无法回家的员工安排了临时宿舍,并紧急调拨了被褥,确保大家的休息。

后续:11月27日,笔者从生产二车间主任刘增运处了解到,张圣瑞自入职以来工作非常踏实,一直兢兢业业,车间安排的干工作从未挑剔过,有活总是抢着干,且能力也比较突出。结合其在日常工作中的工作能力和良好表现,车间领导打算将其从普通工岗位提拔为主操岗位,薪资作相应调整,以体现金正大公司选才、用才的价值观,同时鼓励和倡导其他员工学习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风貌!

笔者手记:

岗位平凡,事迹不凡!他们凭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我们带来感动,让我们在冰天雪地里感到了爱岗敬业的温暖!

披风踏雪,他们走过的不仅是几十公里的风雪路,更是确保开工的一道防线。

拍拍双肩,他们洒下的不光是一路的风霜和雪花,更是爱岗敬业的无限光辉!

(菏泽公司综合部 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