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水关长城

因毛泽东诗词《清平乐六盘山》中的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因此长城的“好汉坡”成了众多人慕名已久的地方。我们此次出游北京的景点当然少不了长城这世界第八大奇迹之一,作为出游的最后一站,尽管大家多少有些疲累,但兴致依旧。

早年读书时去过八达岭长城,而且也当过了“好汉”,所以一开始听到去的是水关长城,也并没有多大兴趣。直到两脚踏上水关长城的石阶才恍然大悟,其险峻程度竟然毫不逊色。水关长城坐落在延庆县八达岭镇石佛寺村,是八达岭长城的东段部分,东起“川字一号”,西至京张铁路,全长6.8公里,以奇、险、陡、坚著称。这段长城修建于明代,是由抗倭名将戚继光督建,此段长城建于险谷口,自水门箭楼长城呈“V”字型,顺应山势而行,如巨龙似鲲鹏展翅欲飞。

也许是水关长城太过的陡峭的缘故,才爬过2个烽火台便已没有了力气,于是与同伴们往回返,脚下像踩了棉花,腿也开始发软……,不禁惭愧,当年的“好汉”今天已经变成了“懒汉”…….。虽然疲累,但身临其境,掩饰不住的自豪、兴奋与激动让大家多了份力量。艳阳下,蜿蜒如带的长城上,游人如织,足可见大家对登临长城的热情。

从长城下来,就是占地六千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在广场一侧是一面长80米,高8米的由紫铜制作的巨幅长城文化浮雕墙,栩栩如生地展现了戚继光当年督建长城的壮观景象。遥想几百年前,在当时的生产力、技术水平之下能建造出如此让世人惊叹的奇观,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穿过水关长城“铁翼雄关”门楼,离开长城,车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隔着车窗,山顶脊梁上的长城映入眼帘,蜿蜒延伸于平缓的山岗和陡峭的峰巅之上,巍然屹立。窗外的景色很美,期待着下一次能再来一次长城,再做一次“好汉”。

(集团研究院 邢芳芳)